在中國式現代化實踐中建設和諧西藏,需要我們以人民為主體,從民主建設、法治建設和數字化治理等方面共同助推社會治理現代化,讓西藏各族人民共建共享社會和諧和睦。
建設美麗西藏,事關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大計,事關西藏長足發展和長治久安,事關西藏各族人民的切身福祉。
當我們談論西藏寄宿制教育時,我們在談論什么?
民以食為天,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要求,“樹立大食物觀”“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
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建設文明西藏的方向引領。
從1985年開始,中央政府在西藏對接受義務教育階段教育的農牧民子女實施包吃、包住、包學習費用的“三包”政策。
《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的實踐及其歷史性成就》白皮書指出,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確立了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并將其概括為“十個必須”。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西藏工作必須堅持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富裕西藏,是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西藏的重要保障。
近年來,西藏不斷拓寬視野、開闊思路、創新理念、完善機制,根據雪域高原的實際特點,開辟產業發展新領域新賽道,讓雪域高原的每一片土地都充滿了希望。
11月10日,《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的實踐及其歷史性成就》白皮書發布。白皮書指出,西藏堅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動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日益鞏固。
近年來,為有力促進邊貿繁榮、邊民增收、邊境和諧,西藏多措并舉支持邊民互市貿易創新發展。
11月10日,《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的實踐及其歷史性成就》白皮書發布。白皮書指出,西藏政治建設邁出新步伐,有效保障各族人民享有當家作主的權利,極大推動各項事業發展進步。
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是今年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的總要求。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近日發布的《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的實踐及其歷史性成就》白皮書,就是基于西藏的發展實踐,通過真實的案例和詳實的數據內容,向全世界展示出一份關于西藏發展智慧的歷史性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