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實文學《搶救非遺》出版
不久前,位于達州鳳凰山半山腰的達州市文學藝術院的會議室內,紀實文學作品《搶救非遺》新書發布會在此舉行。據了解,《搶救非遺》由達州媒體人申君撰寫,聚焦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安仁板凳龍及其第九代傳承人譚顯均,講述譚顯均夫婦如何保護、傳承、創新、發展安仁板凳龍的故事。
安仁板凳龍,是“湖廣填四川”時期由湖南籍移民帶入達州市東部經開區安仁鄉,受楚巴文化相互影響、融合,安仁鄉民在年慶等活動中使用、演繹,經過300多年的不斷演變而產生的一種以板凳為道具的民俗舞蹈。
據達州東部經開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李皓介紹,《搶救非遺》這本書由申君歷時五年創作完成,申君對這本書傾注大量心血。這方水土從小就浸潤著申君、養育著申君,對他影響深遠,申君也把濃濃的鄉情鄉愁訴諸筆端。
申君分享了創作心得,他說:“民間文化是無法再造的,一旦消亡就不可逆回。本書主人公譚顯均幾十年如一日地專注安仁傳統文化研究,致力于傳承、創新、發展安仁板凳龍,讓我非常感動?!?/p>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川版“四庫全書”呼之欲出
近日,四川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承擔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項目《巴蜀全書》成功結項。這是迄今為止四川對本地區文獻進行的規模最大、跨時最長、體例最新的整理和研究。[詳細] -
同于生物 不同于所生
關鍵的是,人們可以從抽象的哲學概念或詞匯中抽離出來,微觀地從蘇軾的生命行跡中尋求到一種實踐哲學精神??梢哉f,《蘇東坡地理》就是這種熱效應的產物。[詳細] -
慢鏡頭看完蘇軾的一生
蘇軾是陪伴我們從九年制義務教育到高考的老熟人?!豆滦侵茫禾K東坡傳》作者周文翰用700多頁的篇幅,巨細無遺地講述了這位老熟人的一生。仿佛是一部未經剪輯的紀錄片,用長長的慢鏡頭,拍攝蘇軾一生走過的路。[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