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芝市:深化林長制 促進“林長治”
秋天的林芝,秋高氣爽、萬峰蒼翠,漫步在尼洋河畔,美景盡收眼底,讓人心曠神怡。
“來到林芝,滿眼都是綠色,植被覆蓋太好了,都忘了自己是來到了高原旅游,這美景太治愈了?!眮碜越K無錫的姚先生興奮地說。
自全面推行林長制以來,林芝市不斷強化措施,狠抓工作落實,逐步建立較為完善的林長制組織體系、制度體系、責任體系,實現全域覆蓋并取得階段性成效,獲得“國家森林城市”榮譽稱號。
截至目前,林芝市共設立四級林長2751名,其中市級林長41名、縣級林長238名、鄉級林長609名、村級林長1863名,實現了市、縣(區)、鄉(鎮)、村(居)四級林長全覆蓋。
在此基礎上,林芝市劃定各級林長的責任區域,簽訂責任書。市、縣(區)、鄉(鎮)級林長分別按每半年、每季度、每月的頻次至少開展1次巡林,村級林長原則上每月不少于4次,防火期根據工作需要,加密督導檢查和巡林頻次。
“近幾年,來米林市丹娘鄉魯霞溝旅游的游客非常多,樹林里豐富的林下資源也給村民帶來了實惠。每年村里每家每戶依靠林下資源增收幾千元甚至上萬元,這多虧了村子周邊終年青山相伴、綠水環繞的自然環境?!泵琢质械つ镟l魯霞溝管護站生態護林員白瑪次仁說。
在完善制度體系方面,林芝市出臺了會議、信息報送等6項林長制配套制度;針對防火形勢,專門制定《林芝市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方案(試行)》以及森林火情火警火災報告管理、宣傳、巡護工作考核等10項防火制度;制定《林芝市生態公益林保護條例》及實施細則,建立“林長+檢察長”“林長+警長”協作機制,促進行政執法與司法監督有效銜接,形成依法管綠護綠工作合力。
同時,隨著數字化技術的加持,森林草原管護工作也插上了智慧的“翅膀”。林芝市一方面積極利用中央財政資金整合自然保護地管理監控系統,建立林芝市森林草原防火監測預警調度中心;另一方面租用國家林草局中南院林長制智慧管理平臺,建立林長巡護系統,實現人員和資源“一張圖”管理。
林長制推行過程中,林芝市結合實際出臺了“一規一案”(《林芝市林地保護利用規劃2021—2035年》《縣(區)森林經營方案》),解決了林下經濟發展政策局限問題,釋放發展空間,助力鄉村振興。各縣(區)結合自身特點,發揮區域優勢,涌現出很多好經驗好做法。
巴宜區、察隅縣堅持先行先試,著力打造“林長+智慧森林草原防火”;米林市發揮資源優勢,著力打造“林長+藏藥材”;墨脫縣堅持保育結合,著力打造“林長+蘭科植物保護培育”;波密縣立足資源稟賦,著力打造“林長+林下食藥用菌”;工布江達縣堅持綠色發展,著力打造“林長+生態旅游”;朗縣利用區域特色,著力打造“林長+蘋果產業”。
林芝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四郎擁珍介紹,2022年以來,林芝市在不破壞原始生態功能的前提下,投入資金1000萬元,實施林下套種林菌林藥試驗項目3個,探索對林下資源的創新利用,切實將生態產業做成富民產業,讓群眾的腰包更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林芝市實現林長制以“制”促“治”
近年來,林芝市堅持常規工作抓質量、重點工作抓落實、薄弱環節抓突破,不斷夯實基礎,探索創新工作舉措,全力推動林芝生態保護與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實現林長制以“制”促“治”。 [詳細] -
昌都市以黨建引領推動林長制工作走深走實
近年來,昌都市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探索“黨建+林長制”工作模式,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及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主動將林長制工作與黨建工作深度融合。[詳細] -
國家林長制督查組與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舉行見面會
10月23日下午,國家林長制督查組與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舉行見面會。區黨委常委、自治區常務副主席、副總林長肖友才出席并講話。 [詳細]